环球关注:女子房子两年没住被邻居用衣柜封死:联系不上人,怀疑屋内已经被打通
(原标题:女子房子两年没住被邻居用衣柜封死:联系不上人,怀疑屋内已经被打通)
(相关资料图)
6月18日,辽宁朝阳。一网友发视频称自己房子两年没住被邻居用衣柜封死,怀疑被邻居打通使用,此事引起网友热议。她还晒出了自己的房产证。18日晚,于女士发布了一段警方和她沟通的录音,录音显示:警察曾说该房涉嫌一房二卖,建议于女士走司法途径进行处理。于女士称,警方说是由于开发商拖欠邻居钱款,故此抵押于女士房子给邻居。对此,该房属地派出所一工作人员表示:是三方的矛盾,具体仍在调查中。
延伸阅读:
上海一小区居民崩溃:花重金买江景房 没睡过安稳觉花重金买来江景房
却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家住宝山区长滩三期明东苑的周阿姨说,与G1503高速公路及郊环隧道口为邻,他们生活环境急剧恶化,她安享晚年的梦想几乎破灭了。
“郊环隧道通车这半年多时间以来,集卡等大型货运车辆成天在窗外穿梭来往,24小时不间断,噪音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我没睡过一次安稳觉,耳朵里成天嗡嗡响。只要离开小区,哪怕是在大街上,我都感觉身边的世界一下子宁静下来了。”
周阿姨表示:
整个小区几千人受到影响
不断进行投诉,却仍未解决
因为噪音,不少居民不敢开窗
已经“实在受不了了”
6月6日上午,记者站在周阿姨家22楼的南面阳台上远眺,高速公路往南是一片鳞次栉比的红色房顶,错落有致地向远方铺开,一直延伸到天水一色的长江口,清风徐来,视野开阔。楼下的高速公路和隧道入口,车辆密集。每一辆卡车驶过的声音,在高空聚集,形成稠密的嗡嗡声,充溢着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间。居民们表示,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楼下的高速公路和隧桥加个“盖子”。
“世外桃源”变交通要道
住在该小区的律师吴先生告诉记者,“长滩”是宝山区政府打造的高档小区,当时是宝山最好的房子之一,濒临长江,卖的是长江江景房概念。小区周边配套有五星级宾馆,音乐厅和滨江水景。他们三期这个小区是2019年开盘的。当时前面的高架还没开始建。隧道通了,但也只能通行小汽车,大货车禁止通行。跟其他居民一样,他也以为以后隧道一直只允许小汽车通行。
居民豆女士说,她是被这个小区的环境吸引过来的。
之前我看过很多楼盘,几乎没有一个楼盘的环境比这里更好。这个小区两面公园,一面临江,东边是瀑布公园,西边是坡地公园,北面是长江入海口。无论是人文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无与伦比。”
孙女士是一位在读博士,她告诉记者,她以前住在黄浦江边上的耀江花园,也是一栋非常棒的江景房,环境好,还上过杂志。但是因为在那里住了快八年,想换个环境,想有更大居住空间,更开阔的天空,更清新的空气。
为了找这么一个心仪的栖居之所,我几乎很用心地走遍了上海,直到看见了长滩三期现在居住的房子。”
孙女士说,她妈妈从国外回来,她立即带妈妈来看了这个地方的环境,妈妈很满意,而且了解到开发商是上港集团,就毫不犹豫地下了定金。
事发小区
“当时G1503高速公路这一段也在开建,但是只有一些桥墩。离小区直线距离这么近,大约30多米,会不会面临噪音的侵扰?”孙女士说,这个顾虑她当时就有过,也咨询过一些懂行的朋友。朋友们说,按照相关规定,距居民楼这么近的高速公路,都会有特殊的降噪处理。于是,孙女士就坚定地成了这个被她视为“世外桃源”的小区的居民。
然而,2022年11月25日之后,居民们诗意栖居的憧憬就改变了模样。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下午2点,伴随着简短的仪式,沿江通道浦西段(牡丹江路至富长路)工程主线高速公路临时通车。”在此之前,上海208公里郊环不是一个完整意义的“环”,因为G1503浦西段,也就是长滩三期小区南门外还有一段小小的缺口。这一天,这个缺口被“闭环”了,208公里上海郊环,实现了一个真正的“圆”。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长滩三期小区外,成了郊环的交通要道。
G1503高速公路
居民盼望给隧桥“加盖”
“G1503热热闹闹地庆祝贯通的时候,我们都开始忧心忡忡了。”周阿姨说,“开始几天,我站在阳台上看,从隧道里钻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小轿车和一些工程车。慢慢地,集卡多起来了,有时候一分钟就有几十辆集卡从眼前经过。噪音也一天天大了,我开始失眠。”
6月6日上午,孙女士站在阳台上,指着楼下的隧桥对记者说,G1503隧道口及高架桥距离小区的直线距离大约30米,自通车以来,居民们昼夜遭噪音污染轰炸,据前排居民测量,噪音最高达到100分贝。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各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的环境噪声限值为45-55;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卧室)室内的噪声限值为30-40。
嗓音污染
我们小区居民在不同时间记录的噪音分贝以及车流量显示,每10分钟内车流量约300辆,其中每1分钟约十多辆集卡通行;平均噪音为70-80分贝,噪音严重超标。宝山区交通委出面委托专业机构测试的噪音报告显示,各项数据均严重超标。”
对于居民们的说法,宝山区相关部门表示,检测报告上的数据的确超过控制标准,但对城市的高速路来说,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孙女士告诉记者,经过他们两个多月的争取,道路建设方曾经来修了三、四次路面,但效果不彰。
目前的噪音仍然是70-81分贝,严重超标,事实证明,仅修路面无法解决噪音问题 。而实际上,最大噪音源不是路面问题,而是集卡车在桥上行驶时发出的机械噪声。”
长滩三期的居民表示,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在隧桥上方加盖全封闭隔音罩,隔音罩内侧应附有吸音材料;路面铺设降噪材料,平整隧道口颠簸的路面;隧道北侧种植防护绿林;隧道口处安装噪音监控显示屏,居民区路段设限速标志及禁止鸣笛。
官方最新回应:
已在研究长滩明东苑居民楼下隧桥
“加盖”问题
昨天,郊环隧道原建设单位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代表城投集团进行了回复。
该公司第三事业部第一现场指挥部负责这个项目的工程师牛先生表示:“ 之前也有居民向我们这边投诉过。我们跟宝山区政府一直在沟通这个事情。居民诉求的‘加盖’问题,我了解下来,宝山区和我们也是正在研究这个方案,看看能做出什么样的形式。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这个方案,要在既有结构上加盖新东西。因为这个声屏障往这个桥上面加,风荷载会很大的。这个桥,车子往上面压可以,它没问题,但是风往上拔,抗力是不够的。风一起来就跟放风筝一样,牵绳子往上拔,抗“拔”这个力是不够的。我们现在正跟宝山区、交通委一起在研究这个方案。”
上海一业主搭1.8㎡违建 如今卖不了房悔不当初
自己的房子想卖却不能卖,这是最近家住上海浦东芳华路455弄小区的徐先生遇到的困难,而造成“卖房难”的原因则是徐先生亲手造成的。
原来,徐先生的房屋五年前存在违法搭建,被有关部门限制了交易。
然而,如今他想拆违,不想也遇到了麻烦……
“集体”搭违建
卖房受阻悔不当初
徐先生和爱人曾经住在浦东新区芳华路455弄小区,他们已经有三年左右不住在这里,如今想要卖房。
该居民楼一共有7层楼,建于90年代,除了2楼和7楼,其他楼层都存在违法搭建。
涉嫌违建的几户人家
没有扩建的2楼外观
据了解,起初一楼的居民先进行违法搭建,此后,3楼居民在装修时提议楼上居民一起扩建。
业主徐先生(右)
徐先生:“这个房子房型结构很差,我们也想改善改善,(当时)脑子一发热就同意改建了。”
于是, 3楼居民找施工队“帮助”,楼上4到6楼居民一起扩建,每户增加了大约1.8平方米,徐先生家把这部分空间改造成了厨房。
扩建部分内部
徐先生对当时的决定十分后悔,由于存在违法搭建,城管对其房屋进行了注记,导致现在交易受阻。
如果要拆除,还必须得让楼上楼下一起拆,因为单拆4楼的违建,很可能给上下楼层带来安全隐患。
想要拆违
楼上楼下态度如何?
当时搭违建,几家人家“一拍即合”,如今要一起拆违,沟通起来就没有这么方便了。
为了拆违,徐先生也主动和城管进行了联系。
花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苏杰介绍,小区其他楼栋也存在类似的违建情况,由于“连体违建”有一些特殊性,拆一层可能导致其他楼层坍塌。
目前城管希望通过,与3到6楼的四户居民一起沟通,妥善解决此事。
花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苏杰
由于这些违建都属于存量违建,不能走“快拆”流程,如果四户居民都自愿拆除,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四楼拆除,需要请相关检测机构检测其他楼层安全性。
违建部分
记者和居委工作人员也帮助联系了3楼、5楼、6楼的居民,其中5楼业主表示可以协商一起拆除,但是希望等到孩子放暑假这段时间,届时一家人可以暂时离开住处,等到拆除施工完毕再回来。
培花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鹰
培花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鹰表示:后续将协同城管和物业搭建平台,与3到6楼居民一起沟通协商此事。
对于违建,上海一直以来秉持的是“新建违建零容忍、存量违建缓拆”。但怎样算"新建",怎样算“存量”,“缓拆”是不是等于不用拆?缓到何时才拆?百姓对这些不清楚,执法时的这把“尺”,就握在了依法拆违这项工作最终的执行者——城管手里。
我们也希望当地城管对自己职责更客观和深刻理解,在本职工作处理时,更加立场鲜明、加强担当。在拆违机会出现的时候,面临困难和问题,要更加迎难而上,拿出应有态度来捍卫法律的严肃。
当然,希望徐先生的经历也能给更多市民提个醒,千万不要一时“头脑发热”搭违建,违法行为最终还是要付出代价的。
本文综合自:上海新闻广播、新闻坊等
标签: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2022-03-21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2022-03-21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2022-03-21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2022-03-21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03-21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2022-03-21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2022-03-21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2022-03-21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2022-03-21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2022-03-21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多层次高频调度 1至2月河北省工业运行先行指标稳中有增
以车路协同为基础 智能交通推动城市交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人才短板成为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通过技术手段整合调配供给资源 家政行业不断提质扩容
强化产业链深层次合作 加强重大装备国产化“一条龙”模式构建
如何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减税降费获得感?
探索建设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有哪些积极意义?
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缓缴税费政策有哪些积极意义?
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需注意辨别谨慎消费
将“走出去”变“请进来” 西安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作用不断得到增强
厦门应如何融入“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发展大局?
江苏省如何不断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建设一体化的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天津职业人群保障加强
潜力持续释放 1—2月乡村消费品市场恢复略好于城镇
直接对接社会化服务 楼宇调解室将整体提升青岛劳动争议水平
成功化解纠纷11.47万件 银保监会服务质量日趋提高
春雷响百虫出 惊蛰文化在其他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
青绿山水画在古代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与地位?
开播即爆款 “文化类节目收视率低”这一固有印象被推翻


- 涵盖了109件真迹作品 凯斯·哈林展览将持续至6月13日
- 带有一点自信的自嘲 “隔路”是另一种味道的“凡尔赛”
- 与文渊阁前后呼应 “何以中国”特展隆重致敬文化大成
- 严重者可造成暂时性失明 享受冰雪运动要注意眼睛的健康防护
- 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选购牛奶时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 网课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怎么办?八问八答回应广大家长关切
- 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刺激 “倒春寒”期间老人该如何做?
- 青少年患者睡眠问题日趋增加 9条建议为孩子助眠
- 我国肥胖人群正逐年递增 不良饮食习惯是重要诱因
- 如何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伤?这份耳部和听力保健小贴士请收好
- 强化住房限购措施 西安限购限售范围进一步扩大
- 多种方式增加供给 进一步降低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居住成本
- 预计9月下旬海口可实现安居房申请网上办理
- 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升级 8月百城二手房市场均价止涨转跌
- 8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依然保持平稳 环比微涨0.2%
- 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 今年全国楼市调控刷新历史纪录
- 西安第二批集中供地中28宗为现场拍卖方式出让
- 细分化需求得到释放 房屋居住的属性越发凸显
- 佛山顺德龙江近日挂牌商住地起拍价约19.88亿元
- 青岛市4宗地竞品质抽签结果出炉 地溢价均约15%
- 坚持政策支持、多方参与 浙江版保障性租赁住房明确新增比例目标
- 简化审批流程 武汉将实现房源申请配租全程网上办
- 哈尔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活动轨迹公布
- 哈尔滨市公布3例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
- 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今年新增952件(套)!南京大屠杀再添新证
- 四川非遗传承人张雄志:巧手捏面塑 指尖传非遗
- 10月以来我国寒潮为何如此频繁?中国气象局回应
-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 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
- 上海洋山海关首次在出口货运渠道查获夹带卷烟
- 山西忻州古城: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
-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公布1例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
- 新增“53+1” 内蒙古累计本土确诊病例增至185例
- 昆明公安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 抓获130名涉案嫌疑人
- 山西朔州“11·11”较大透水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对38人问责处理
- “海关国门小卫士”竞争上岗 淘汰率接近一半
- 深圳摧毁特大品牌化妆品走私网
- 28人被问责!山西石港煤业“3·25”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湖南韶山以河长制带动全民治水 让每一处水面“长治久清”
- 上海市奉贤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袁晓林被“双开”
- 民进会员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心怀大我 敢讲实情
- 80岁“留守”奶奶短视频诉孤独 千万网友心疼:我们陪您唠嗑
- 40年来为子弟兵送出1.3万余双布鞋和鞋垫的“布鞋奶奶”走了
- 当男幼师是什么体验?他们说:有委屈尴尬 但大部分是幸福
- 庐阳警方通报幼童坠亡事件:嫌疑人已被刑拘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 哈尔滨市启动部分地区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 四川通江发生两车相撞事故 致3人死亡
- 11月谣言在“身边”,别信这些无稽之谈